版权家APP
扫描二维码
安装版权家客户端
微信小程序
扫描二维码
使用版权家小程序
百度小程序
扫描二维码
使用版权家小程序
版权家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进入版权家官方公众平台
版权家官微
扫描二维码
进入版权家官方微博
![]() 谭智辉,2019年从海军某部中校转业,现为北京盈科(厦门)律师事务所企业重大事务部律师。从军期间,历任通信工程师、基层军事及政治主官、军队律师,曾多次获得训练标兵、优秀基层干部,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 入 学 从 军 怀着小时候的理想,当年的高考志愿,我填报考了提前批的海军工程大学等军校,无奈视力不过关早早被刷。转而报考前身为“哈军工”且毕业生多去海军就业的哈尔滨工程大学。大二下学期,正当我努力啃书的时候,海军在学校开始实施的军地联合培养政策,提前实现了我的军旅梦。大三伊始,我转学到了武汉的海军工程大学,入伍成了一名海军学员,无意间实现“曲线救国”,不得不说与军队有缘,与海军有情。 ![]() 初 学 法 律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至海军厦门某部,有一段时间在基层部队任职指导员,主抓政治工作。 “法制教员”,欲教先学。按照教育要求,连队每个月有一堂法制教育课,这个任务自然落在我头上。大一时学的《法学基础》早已忘得差不多了,如果自己不会,但还要教别人,那怎么也说不过去。于是我查文件、找案例、翻报纸、搜网络等等,以此确定每次教育主题和内容。彼时,给大家上的法制教育,是属于自学成才后的照本宣科。 “江湖郎中”,答疑解惑。日常生活中,官兵及其家庭有时会遇到法律问题,于是我就充当起基层法律工作者的角色。对于一些简单问题,我会依据经验或找度娘及维权手册解答,对于复杂一些的,就爱莫能助了。彼时,我深深感受到知识的不够用,专业的事还是需要专业的人去做。 “军法处置”,并不神秘。《刑法》,我是从最后一章学起的。有一次军事法院到我们单位进行预防军人违反职责犯罪的巡回教育,除了授课,同时还展出了大量生动形象的宣传展板。这次教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不但见到了军队的法官们,而且发现平时电视中所谓的“军法”原来并不神秘,都规定在了公开的《刑法》当中,也正是这次教育,使我对学习法律产生了更大的兴趣。 ![]() 备 战 司 考 2014年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单位组织学习后,我内心受到很大鼓舞。中央以全会形式作出依法治国的重大部署,今后法制建设必将越来越好,军队和社会对法律工作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那么在工作之余多学习法律知识作为储备肯定没错。 自学法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考试就是最佳的动力,我决定通过报考司法考试来达到学习的目的,以考促学。当时只是单纯的想学习法律,没有转业的念头,更没想过后要从事律师职业。备考初期,没有压力,也不觉得学习枯燥,反而非常喜欢听录音课件,因为老师们讲的段子和案例确实太有意思了。 如果一直抱着这种心态学习,我估计永远都不能通过司考。真正对我产生触动而下定决心要通过考试的,源于当年的我处理的一起战士离婚案。单位有个姓吕的战士,爱人和小孩都在山东老家,长期两地分居,双方感情产生了变化,其家属一直闹离婚,给这个战士带来了很大困扰,在协商中双方陷入了僵局。为了解决小吕的问题,单位派我远赴山东协助处理,调解过程中,我充分感受到了家务事的复杂,夫妻感情问题、家庭暴力问题、小孩抚养及户口问题,财产问题……解决每一个问题,都是相当烧脑费时。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天的耐心努力,最终双方就离婚协议达成了一致,当看到民政部门工作人员给两本离婚证盖上公章的那一刻,我终于如释重负。小吕一家人对我非常感谢,临走的时候,看到小吕的父母背着小孙子同我再见的情景,我感到非常的欣慰,一种成就感也油然而生,吵吵闹闹的家庭终归平静,今后双方各自安好。我当时虽然不是律师,但是我感受到了律师的价值。 军 队 律 师 通过司法考试后,经过申请和漫长的审批,我终于拿到了律师工作证。拿证之初,很想立即办理案件,憧憬着电视中律师的潇洒,也盼望着和神秘的军事法院、军事检察院、军事看守所打交道,然而真正办起案件来,才发现不那么轻松。 我的第一个案件,是给一起职务犯罪案件的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担任其辩护人,由于是审判阶段才介入,时间比较紧迫。当时的情形,我在厦门,军事法院在福州,被告人被关押在宁波某一偏僻之所。接案之后,我就开启了马不停蹄的奔波模式,曾经3天之内在厦门与宁波之间往返两次,中间还穿插到福州一次。还有一次去宁波是在12月份,厦门天气比较暖和,而宁波不但充满寒气,还下着小雨,从看守所出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9点,约好的私家车因为有事不能来接,只得在乡村打网约车,但是由于涉及军事目标,App无法准确定位,那时候我真正体验到了什么是饥寒交迫。这个案件虽然办的非常劳累,也没有收入,好在经过努力,最终判决的结果符合被告人的预期,他和家人都对我表示了真诚的感谢。 总结我办的案子,似乎都不那么轻松,离开军队前的最后一个案件,是2019年1月1日接到的紧急任务,而当时我刚刚值完行政班并作好交接准备回家休息,简单收拾一下就赶赴宁德,而这一待就是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庆幸的是后续几个阶段的工作比较顺利,最终判决结果也比较符合预期。 自 主 择 业 因军队改革,编制大幅缩减和调整,2019年我申请了退役,当时面临着转业方式的选择,要么安置到政府部门工作,要么弃选公职自主择业。 部队的法律工作经历,已然让我对法律职业产生了深深的认同和向往,我非常享受帮人解决问题后所获得的那种成就感。根据以往的安置选岗经验,我能够到法院或法律援助中心等部门的机会非常小,与其像开盲盒一样去选择未来几十年的工作部门,还不如自己选择一个已经认定的职业。而且,多年在体制内工作,世界那么大,我也想去看看。白岩松曾在书中说:“幸福需要三个层面的因素”“物质是基础,情感是依靠,精神是支柱。”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做自己想做的事,是我在职业选择上追求的目标,是我的精神支柱,是获得幸福感的源泉。 ![]() 因此,在选择转业方式时,我并没有作过多的犹豫,当办理完军队律师工作证转换为律师证的手续时,我顺理成章走上了自主择业从事律师职业的道路。用有的战友的话说,是“规矩于心,自由于身”的人生态度。 选择到盈科律师事务所执业,一开始是为了方便,毕竟与我原来所在部队只隔了一条马路,后来经过多次的接触了解,(以前在部队时,一听说盈科有讲座,我就跑过来蹭课取经),越发感觉适合我。盈科的平台很大,有众多的资源,并且针对律师有很多扶持政策,各个团队也很优秀,很适合我这样刚执业的律师成长发展。 专 职 律 师 有人说,从军人到律师跨度很大,其实不然,中国军人给人的印象之一是非常有正义感,而律师努力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就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所以在这一方面,军人与律师有着天然相通之处。而且军人出身的律师还有其优势,在办事上,有必须完成任务的认真尽责,在办文上,有精确到标点符号的严谨细致,而这些特质,恰恰是律师在平时办理案件和写作法律文书时所需要的。 如果说从军队律师与专职律师有什么不同,在执业之初感觉比较明显,首先是地方法院比军事法院的案件多很多,流程相对麻烦。记得我第一次去某区法院立案时,按同事提醒,早早地去排队,结果跑到诉讼服务中心才发现,10个律师号刚好取完,原来立个案就如去医院挂个专家号一样,要用抢的,顿时懊恼不已。还好现在一般可以网上立案,如果不是特别着急的案件,都不用跑去法院了。另外就是关于去检察院或法院阅卷以及去看守所会见,以前在军内执业时,因为都穿军装的缘故,与相关部门打个电话沟通好,带齐手续材料就直接过去了,办案人员比较热情,沟通也比较顺畅,有次在法院阅卷时,书记员甚至还帮我复印了大量材料。而这些“待遇”,在地方执业以后,基本上是享受不到了。 转业后到盈科执业的一年多,得益于律所的平台以及在团队的历练,极大的开拓了眼界:公司治理、企业破产、投融资和并购、互联网法律、征地拆迁等等,对每一个当事人的接待,对每一个案件的办理,都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提升机会。一路走来,虽然忙碌,但是帮助委托人实现诉求时的兴奋和成就感是无法替代的。 ![]() 服 务 军 人 作为一名退役军官,对军队和军人的深厚感情是始终不变的,执业以后,我坚持为现役和退役军人义务提供法律咨询,累计已提供免费咨询百余人次,其中多人是外地陌生的现役战友,经常一个咨询电话会聊到半个小时以上,我都会坚持耐心倾听和指导。 作为厦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法律顾问,我或团队同事每周四会到市局值班,协助处理有关信访及其它问题。因为有共同的军旅经历,共同的语言,我与退役军人之间的交流更为顺畅,也更易共情。我努力同前来上访的退役军人进行推心置腹地交流,耐心倾听其诉说,理清其要点,明确其法律关系,依据客观事实,解释法律和政策,在问题可能解决时消除其积虑,在暂时无法解决时平抚其情绪,化解矛盾。 ![]() 从军人到军队律师,从军队律师到专职律师,脱下的是军装,不变的是情怀;披上的是律袍,承担的是责任。不安现状离开体制的舒适区,怀揣理想走向自由的竞技场,没有对错,只有一路向前。 律途并非坦途,唯有执着与努力是前行的保障。从“昨夜西风凋碧树,望尽天涯路”的懵懂,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付出,最终会“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律 师 简 介 ![]() 谭智辉 北京盈科(厦门)律师事务所 律师联系方式:15959290193(微信同号)专业领域:熟谙传统民商事诉讼、非诉讼业务及刑事案件代理,擅长公司法、网络法及涉军法律事务。 ![]() 联 系 我 们 ▽盈盈专属小助手(记得备注添加内容说明哦~) ![]() 联系电话:15859248125(刘小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