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App
版权家app

版权家APP

扫描二维码

安装版权家客户端

小程序
  • 版权家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扫描二维码

    使用版权家小程序

  • 版权家百度小程序

    百度小程序

    扫描二维码

    使用版权家小程序

公众号
版权家公众号

版权家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进入版权家官方公众平台

微博
版权家微博

版权家官微

扫描二维码

进入版权家官方微博

版权家 版权资讯 最新资讯 查看内容

揭开日本设计黑历史!从臭名昭著的“山寨大国”到设计强国,这些行动“救”了日本!

2020-9-27 15:43| 发布者: 175*****637| 查看: 213|

摘要: 后台回复「设计说」日站君会为您推送一条设计物语365天,365句经典,每天只更新一次哦从日本设计的过去,看我们的现在。——日站君日本,抄袭,现在把这两个词摆在一起,感觉是八竿子打不着!要知道,我们熟知的日本 ...

后台回复「设计说」
日站君会为您推送一条设计物语365天,365句经典,每天只更新一次哦



从日本设计的过去,看我们的现在。—— 日站君



日本,抄袭,现在把这两个词摆在一起,感觉是八竿子打不着!要知道,我们熟知的日本品牌背后,可都是牛逼的日本设计师在支撑!MUJI的田中一光、原研哉、深泽直人,优衣库的佐藤可士和,服装界的三宅一生、山本耀司、川久保玲……普里兹克建筑奖目前产生的45名获奖者中,日本设计师占了8个!



▸日本建筑“三杰”:安藤忠雄、黑川纪章、矶崎新

但在半个多世纪之前,日本还是“臭名昭著”的山寨大国。从著名的“山寨”大国到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设计强国,日本究竟做了什么?日站君今天就来给大家扒开这段日本设计的“黑历史”。



 日本设计的黑历史:尴尬到让人抠脚!

资源贫乏、国土狭小,战后更是满地荒夷。用一个字形容经济腾飞前的日本就是:穷!连饭都吃不饱,就不用去谈设计和审美了!60年代前的日本是著名的山寨大国,日本制造也是廉价劣质的代名词。
· 令人尴尬的日本山寨黑历史 · 1931年,东芝推出“国产第1号”吸尘器,售价110日元,在市场上进行大力推广。



但这款吸尘器其实是,原封不动地“山寨”了1928年通用电气推出的系列。据说东芝去“考察”一番后,回头就复制出了同款。



现在东芝的官网上还赫然放着这款吸尘器的介绍,作为品牌历史来宣传。“国产”第一号吸尘器,芝浦制作所(东芝的前身)“开发”……嗯,日站君已经尴尬得抠脚抠出一座金字塔了!



不过往前一看,东芝其实是“惯犯”了,1930年发行的“国产”最早的冰箱也是抄的。



除此之外,市面上充斥着大量国外品牌的“山寨款”。跟莱卡相机一毛一样的“日本品牌”相机。



生产零食甜品的不二家的Peko酱,形象居然是抄的!(知道真相的日站君眼泪掉下来,真的是毁童年啊!)



抄完peko酱,隔年就又抄了poko酱,感觉越抄越上瘾呢!



山寨的宝马摩托车,logo都差不多,只是把“BMW“改成了DMW”,像极了我们小时候穿过的addias和kapa!(正版是adidas和kappa)



不仅是产品设计原搬照抄,连漫画都不放过!DC超人,摇身一变,成了日本的“火箭人”!



因为“日本制造”名声不好,一些生产商发现大分县宇佐市的简称是“USA“,于是赫然在自家商品上印着“Made in USA”,思路够野!真是个商业奇才!



· 丢脸,名声臭到国际上了!· 正当日本国内,企业抄得不亦乐乎,消费者买得不亦乐乎时,日本“山寨”的臭名声也传到了国际上!1958年,当时的日本外务大臣藤山爱一郎访问伦敦时,被众多记者和摄像机包围,质问他日本品牌山寨的问题。



▸藤山爱一郎(左一)

这个画面在国外掀起很大舆论,新闻传回国内,所有日本人都觉得非常“丢脸”!日本政府痛定思痛,终于意识到 :“凡是与我国业界相关的抄袭,都会损害我国业界人士的信用与名誉。”



 这些行动“救”了日本设计

· 神仙阵容,只为做一档儿童节目 ·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这个电视节目吧!《啊!设计》,豆瓣评分9.4分,已经播了两百多集,定位却是一档儿童节目。



再转头一看每集的出场嘉宾:原研哉、隈研吾、深泽直人、伊东丰雄......这是什么神仙阵容嘛!



一大堆日本最顶级的设计大师做嘉宾,不是给大家讲什么深奥的设计理论,而是跟有很多问号的小朋友一起,思考这些日常问号!
比如,小朋友问:酱油瓶的这里为什么会凹进去呢?



再一看发现,咦,可乐的玻璃瓶好像也是这样!



嗯,我们的身体腰部的曲线好像也是这样……跟飞机模仿飞鸟是一样的道理,这些瓶子也是在模仿人体进行的设计啊!



是不是恍然大悟?日常生活中这些小器物一直被我们当做理所当然,从没思考过为什么会是这样?原来设计也没有那么高深,反而很好玩,很接地气嘛!
明明是解析设计原理,却做成了《喜羊羊与灰太狼》既视感,充满好奇与趣味,傻宝宝们完全不知道自己是在上课呢!



而这种对设计教育的重视,也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日本政府出钱派遣留学生去国外学习先进的设计知识,回国后,这些人被委派到东京艺术大学、金泽美术工艺大学、女子美术大学三所高校开设工业设计课程。



这三所大学也像烟花一样,迅速绽开,传遍日本。设计人才遍地开花,美学教育更是从小学开始。
· 是这只手,把大师们推到台前 · 对工业设计或对家具感兴趣的朋友,一定知道这把“蝴蝶凳”吧!世界家具史上的经典作之作,1958年,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永久收藏。



它的设计者是柳宗理,日本现代工业设计的奠基人,也是第一批被西方载入设计史的亚洲人。



他的父亲是日本“民艺之父”柳宗悦。父亲提出的民艺五大原则(实用,材料,技术,量产,物美价廉),深深地影响了柳宗理之后的设计。



柳宗理倡导透过双手去感受物件与人的契合,排除芜杂装饰,创造出最具“实用之美”的质朴器物。
我们今天常见的一款小板凳就是出自他1954年设计的象脚椅。运用的是当时新开发的纤维强化塑料(FRP),轻巧而便于收纳。后来一家瑞士公司用环保聚丙烯(PP)材质对象脚椅进行复制,让它传遍了世界。



柳宗理是“每日产业设计奖”的第二位获得者。这个1955年,由日本设计团体“日宣美”设立的设计大奖,成了日本设计的风向标。
70年代,日本平面设计崛起,以田中一光为代表的一批平面设计师成为“每日产业设计奖”的大赢家。



田中一光就是后来的“无印良品之父”,他的设计语言简洁凝练、意境清新、形式优美,极具个性的设计表现手法,对日本现代平面设计和广告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田中一光最知名的海报作品《日本舞蹈》,用简洁的几何元素,对比鲜明的色彩,塑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从70年代开始,以“一块布”的设计原理,打破西方服装设计界追求夸张的身体曲线,解放女性身体的三宅一生。再到山本耀司和川久保玲,日本服装设计在世界舞台上独树一帜!



1957年,日本通商产业省和日本公益财团共同设立“Good Design Award”(G-mark),在全国范围内,选出符合“优良“标准的产品设计,推动大家以此为标准,进行产品制造和设计,鼓励原创和自主创新。



截止到现在,获选产品累计达数万件,它也成为了日本设计方向的指南针。
· 抱设计大腿的日本企业 · 正如前文说的,现在,设计已经融入日本企业的血脉,从大家都熟悉的无印良品、优衣库,背后都是一大批知名的日本设计师在支撑品牌的塑造与创新!




而最早开始重视设计的日本企业是松下。

1951年,松下幸之助前往美国考察,回国后成立了日本最早的企业内部设计部门。他预言:“未来将是一个设计的时代。”





 扬眉吐气:6年时间实现质的转变

1964年,东京首次举办奥运会,这也是奥运会首次实现卫星转播。全世界的人都可以通过电视,看到东京奥运会现场的状况。





如果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中国带来了全民运动热潮和广场舞,那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就变成了日本设计的大舞台。



1964年东京奥运会设立了专门的设计委员会,一整套班子全部是日本设计师组成。以胜见胜为最高负责人,从建筑、服装到标识、字体,都力求达到视觉统一。



· 东京奥运会上的建筑设计 · 1964年东京奥运会上的各大竞技场馆设计都十分统一。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丹下健三设计的国立屋内竞技场(现国立代代木竞技场)。



国立屋内竞技场是奥运会的游泳场馆,整个建筑体俯瞰像两轮交错的新月,正面看又像一只探头爬行的蜗牛,造型非常漂亮。



· 东京奥运会上的平面设计 而这次东京奥运会上展示的平面设计力量更是令人咋舌的强悍!直到现在,日本平面设计的水平也可以说在世界范围内数一数二。



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平面设计团队,有龟仓雄策、田中一光、杉浦康平等日本平面设计界鼻祖级的人物。东京奥运会标志通过指名竞标方式,最终采用了龟仓雄策的设计。



圆圆的红太阳下是奥运五环和文字”TOKYO 1964”。白底与圆太阳的红色以及与金色字体的搭配,带有极强的现代感,简洁有力而美观,让人印象深刻。



五环标志的5种颜色,被用来识别会场场区。所有会场的标识都采取统一的字体。日文字体采用“Gothic”,罗马字体采用“Neue Haas Grotesk”(现Helvetica),被登载在了“设计指南手册”上。



这次奥运会的海报,也成为经典,从摄影到排版,极具视觉冲击力。



第一次在厕所门上采用男女图标也起源于东京奥运会,之后一直得到沿用。



这些平面设计和沟通设计,也对之后的城市设计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东京奥运会,让全世界见识到日本的设计能力,在国际上获得了极高的评价。而这时,距离1958年日本在伦敦受媒体羞辱,才仅仅过去6年!
这次奥运会过后,设计像中国的广场舞一样,在日本全国各地开花。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日本设计师崛起,形成了国际上首屈一指的日本设计力量!



回首日本设计的“黑历史”,我们看到了很多中国现在的影子。
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提到“中国制造”,还是令人尴尬的廉价印象阶段。
我们经历过“设计阵痛”,抄袭、山寨,一度充斥着中低端市场,满街随处可见的山寨商品。



但随着知识版权意识的增强,知识教育水平的提高,我们也开始涌现出越来越多优秀的中国设计师。走出国门的建筑师马岩松,刷屏国际时装周的“盖娅传说”的创始人熊英,2016年,4项国际设计大奖“大满贯”获得者,工业设计师时晓曦……



沉下心来多做实事,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相信中国设计的崛起,也一定指日可待!未来可期!

参考素材:

1.日本设计60年:从废墟中走来的设计 AssBook设计食堂

2.日本设计六十年:从抄袭到设计大国 楚尘文化3.《日本设计六十年》书籍 作者 内田繁

4.你所知道的“日本制造”,其实当年都是山寨起家,抄袭一切!牛弹琴

5.从“每日设计奖”快速看懂日本现代设计史 真友书屋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END-







相关阅读

在线咨询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