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家APP
扫描二维码
安装版权家客户端
微信小程序
扫描二维码
使用版权家小程序
百度小程序
扫描二维码
使用版权家小程序
版权家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进入版权家官方公众平台
版权家官微
扫描二维码
进入版权家官方微博
![]() 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国画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莫奈是法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论和实践大部份都有他的推广。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 “我会变成一个画家,是因为欧仁-布丹让我这么做。” 莫奈出生于巴黎,5岁的时候全家搬到了诺曼底的勒阿弗尔,这是一座法国北部的海滨城市。父亲经营一家杂货店,希望他可以继承下去,在15岁的时候,莫奈就因画漫画而在当地小有名气,17岁遇到他的启蒙老师,被称作天空之王的 欧仁·布丹 *滑动欣赏* ![]() ![]() ![]() ![]() 布丹对云流、阳光、空气、风都极其敏感,笔触虽狂放不羁,却不乏灵动之感。 但在当时艺术主流是古典写实主义,画作讲究构图与比例的精准,笔触要足够细腻到不可察觉。都是在室内完成创作,就像这样: ![]() 雅克·路易·大卫《苏格拉底之死》 布丹却喜欢露天取景,常在海边即兴速画。这在当时看来是离经叛道的,他告诉莫奈要打开眼睛去观察,抓住当下的瞬间。这潜移默化影响了莫奈的创作风格。而“在现场根据所见完成画作”也奠定了印象派的基础。 “我曾以为,留住光,就可以留住你 ” 二十六岁,莫奈因为这副《绿意女子》而意外受好评。这画里的模特,就是他后来的妻子,卡米耶。 ![]() 当你看到这幅画,明暗的交替间裙摆影影绰绰,看的出创作者更更想要表达的是瞬间的印象。不被当时主流认可的莫奈,自然饱受穷困之苦,而卡米耶却一直守护其左。康力莫奈的画中到处都是卡米耶的影子。 ![]() 莫奈1872年画出成名作《日出·印象》,取景自故乡勒阿弗尔海岸,并于1874年可以算的上首次印象派联合画展上展出。 ![]() 在这次画展上,他们遭受了当时主流画家与评论家一致的不屑与嘲笑,称他们的画作太过粗糙随意,简直像是凭借印象打出的草稿一般,被戏谑为印象主义画家,莫奈与他的朋友倒是欣然接受这个称呼,印象派也由此得名。 有情饮水暖,苦难生活的间隙,莫奈的家庭生活里总有些惬意与欢乐的间隙。就像这副著名的《持阳伞的女人》。 ![]() 天朗气清,光,影,风,都被敏锐的捕捉了下来,逆光下的的女人和小孩充满了恬静与舒适,不仅让你宛若置身于这样灿烂的光明中,更能让你感受到创作者充满了感性的激情。 而仅仅四年后,卡米耶不幸病逝。蓝色、淡紫色、玫瑰色和白色,漂浮不定的笔触,莫奈描绘了死去的卡米耶,相伴14年的爱人。 ![]() 两幅画中一边女子的鲜活若昨日,一边枯槁着凋零,不得不说是美术史上一次残酷对比。 此后,莫奈开始了旅行,他画诺曼底海岸,画森林绿树,画干草堆,画鲁昂大教堂。更是开创了一种“连作”画法。就是不同季节,时间,天气,温度下,对同一个主题的表达。 *干草堆系列* ![]() ![]() ![]() ![]() ![]() *鲁昂大教堂系列* ![]() ![]() ![]() ![]() ![]() 这些系列画作里,在光的猎取中,不止有瞬间,更有表现出光的连续,光的变化,光的跳跃,光的流转,足以看出莫奈对光的痴迷。 “除了画画和种花,我这个人真是一无是处。” 旅行总有结束,莫奈43岁来到吉维尼小镇隐居,建立了自己的日式花园。 ![]() 花园分为分为水园和花园两部分,莫奈在这里完成了他的著名作品《睡莲》系列和《日本桥》系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