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App
版权家app

版权家APP

扫描二维码

安装版权家客户端

小程序
  • 版权家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扫描二维码

    使用版权家小程序

  • 版权家百度小程序

    百度小程序

    扫描二维码

    使用版权家小程序

公众号
版权家公众号

版权家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进入版权家官方公众平台

微博
版权家微博

版权家官微

扫描二维码

进入版权家官方微博

版权家 版权资讯 最新资讯 查看内容

《人民的名义》被诉著作权侵权案历时三年,终于终结了

2020-9-25 10:56| 发布者: 小阿| 查看: 117|

摘要: 近日,备受关注的《人民的名义》电视剧及同名小说作者编剧周梅森被诉侵权案迎来最新进展,原告刘三田已撤回上诉,一审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
近日,备受关注的《人民的名义》电视剧及同名小说作者编剧周梅森被诉侵权案迎来最新进展,原告刘三田已撤回上诉,一审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

上诉人刘三田于今年8月20日向上海知识产权法院申请撤回上诉,后获得法院的准许。裁定书显示,“本裁定为终审裁定”。至此,这起历时近三年的著作权纷争画上句号。

2017年3月,一部反腐剧《人民的名义》引起巨大关注。电视剧走红后,该剧同名小说作者兼编剧周梅森惹上了著作权官司。
2017年11月1日,因认为《人民的名义》涉嫌抄袭自己的作品《暗箱》,刘三田将周梅森及七家共同出品人诉至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请求判令八被告停止侵权,周梅森停止小说《人民的名义》出版、销售,八被告刊登声明,消除影响,赔偿原告经济损失1800万元,互负连带责任。
作家刘三田,笔名南嫫,曾担任中央电视台“时空连线”等栏目策划,后在多家媒体任记者。长篇反腐小说《暗箱》是她根据自身的记者工作经历,历时五年创作而成。2011年,时逢反腐题材遇冷,《暗箱》并无太大反响。

《暗箱》的开篇是老国企“一石厂”要改制了,老工人护厂如命,资本收购方叫来强拆队,后氯气罐泄漏引发爆炸,13名员工因此丧命。由此揭开国企并购及城市开发过程中官商勾结暗箱操作的层层内幕,腐败直达市长、省长,还有神秘的副国级老首长。

《人民的名义》的故事情节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据此,在2018年12月7日的开庭审理中,被告方说自己的主线是检察官办案,两书“完全不一样”。但是,原告方用显明的故事架构图、情节推进图、人物设置图等来表明,《人民的名义》是拿了《暗箱》的腐败故事,然后添加了检察官查案的推进线索来成书的。所以,他们诉的是“改编权”。

与此同时,在法庭外,2018年,周梅森也曾经一度在北京海淀区法院起诉,说《暗箱》抄袭了其之前的两部作品《中国制造》和《绝对权力》,后来又悄然撤诉。

2019年4月24日,上海浦东法院从两部作品的主题结构、情节设定和人物关系等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比较,认为两部小说既不存在文字表达上的字面相似,也不存在作品设定上的非字面相似,被告不构成侵权,驳回原告刘三田的诉讼请求。随后原告刘三田不服一审判决,向上海知识产权法庭提起上诉。但在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四天后,2020年8月20日,刘三田方向法院申请撤回上诉,撤诉理由是“法院不对涉案作品进行司法鉴定”。

周梅森方代理律师金杰向南都记者表示,一审已经对两部作品进行了详细比对和分析,二审再鉴定没有必要,可通过对作品的再对比和分析得出结论。同时,一审时法院征求双方意见是否申请鉴定,刘三田一方明确表示不申请鉴定,属于放弃权利,二审再申请鉴定若没有充分理由,法院不予支持。上海知识产权法院认为,刘三田在案件审理期间提出撤回上诉的情况,不违反法律规定,法院作出予以准许的裁定。

目前,上述裁定已送达,本案一审判决已经发生法律效力。著作权登记制度,是保障作品版权的一项重要制度,裁判文书网上大部分的胜诉著作权侵权案件,关键证据都是著作权登记证。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版权家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改革广播组织权,应抛弃著作权/邻接权二分体系下一篇:创意创造:发展中国版权经济产业链

相关阅读

在线咨询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