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家APP
扫描二维码
安装版权家客户端
微信小程序
扫描二维码
使用版权家小程序
百度小程序
扫描二维码
使用版权家小程序
版权家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进入版权家官方公众平台
版权家官微
扫描二维码
进入版权家官方微博
_ 前言: 公元前9000年始,人类开始驯服自然界中植物与动物,农业社会的发展使得人类开始聚集生活,野生世界与人类长期相处的病菌,首次以爆发的态势去发展,人类的文明曾多次被病毒改变,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与传染病做斗争的历史。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牵动着所有所有同胞的心,在这里为所有抗击在一线疫情的英雄加油。 1979年10月25日是“人类天花绝迹日”,该病是到目前为止在世界范围被人类消灭的唯一一个传染病,现在我们对天花的认识,可能多数源于影视剧里,感染天花病毒的患者大多凶险无,即使侥幸痊愈后脸上仍会留有永久性的瘀痕,“天花”也由此得名。 天花病毒 天花是人类历史上发病率最高、死亡者最多的传染病。在16-18世纪,每年死于天花的人数,欧洲约为50万人,亚洲约为80万人,而整个18世纪欧洲人死于天花的总数,则约在1.5亿人以上。19世纪至20世纪初,天花依然横行无忌;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下半叶。 不止贫困的农民,历史上许多名人,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五世,英国女王玛丽二世,俄国沙皇彼得二世,法国国王路易十五,西班牙国王路易斯一世,清朝的顺治帝,都因天花而死。 关于天花的最终消灭,WHO指出,疾病消灭的原因不仅有免疫(天花疫苗)的普及,也有对疾病隔离和监督制度的完善。 那么在古代不慎发达的医疗情况下 ,人们又是怎么抗击这样凶险疫情的呢? 物理隔离 始于秦朝,最早是在《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中,秦国便有将麻风病人集中迁移到“疠所”居住的规定。与体健的人,分开吃喝,从而切断传播源。 卫生消毒 先说消毒。古代人早早记录在其中。 疫病多发季节,家里会饮洒雄黄酒、艾叶酒、挂菖蒲、焚苍术,雄黄、艾叶、菖蒲、苍术这些草物,用来抑菌。这些草物,其实都是有考据的,比如:雄黄的作用宋·张杲《医说》引《集验方》载:每每外出,用雄黄桐子大,在火中烧烟薰脚绷、草履、领袖间,以消毒灭菌,防止疫菌通过衣物的接角而传染。、 再说回古人的消毒,一般是针对病人用过的所有衣物。大多用蒸煮的方法,进行高温灭菌。比如李时珍使用的,是蒸汽消毒法。 而这个方法在清代也有记载,贾山亭《仙方合集·辟瘟诸方》:“天行时疫传染,凡患疫之家,将病人衣服于甑上蒸过,则一家不染。”其实说到底,搞好个人卫生,是个人防疫最好的方法之一。当然,与此同时,古代人的洗口鼻,也成为重要切断传染源的方式。 《增辅瘟疫论》中记载:“有温病而未病者,存于肤理鼻喉之间,温者清之;否,冬必伤于寒……”意思是:对于身体已经被感染但还没有发病的人,病因(或病毒)往往寄存在身体皮肤的缝隙或者鼻子、咽喉处,只要将病因(或病毒)祛除,被染感者自然健康无病; 巡诊制度 最早的巡诊制度见于先秦。至东汉光武帝时,天下疾疫,朝廷乃“遣光禄大夫将太医巡行疾病”。《后汉书·灵帝纪》载:“建宁四年三月大疫,使中谒者巡行致医药。”对疾疫治疗重视的首推宋代。宋代对疾疫的治疗较之以往各代更为重视。每当疾疫流行,朝廷诏命太医局及翰林医官前往救治,药费多由朝廷无偿拨付。 以毒攻毒 以天花为例,这种设想投入实践,就发明了一种预防天花的方法——人痘接种法。具体操作有四种:痘衣法、痘浆法、旱苗法、水苗法。痘衣法就是让正常儿童穿天花患者的衣服;而痘浆法、旱苗法、水苗法都是把轻型天花病人身上取下来的痘浆或痘痂去接触正常儿童的鼻腔。 边境审查 控制瘟疫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建立完善的国家防疫管理系统,并建立边境检疫制度以控制国际间的传播。湖北出土文物《封诊式》竹简中记载了在战国时期就有逐级报告传染病和对可疑病例调查的制度。 宋太祖时规定,所有被派往到边塞的将官,都要带随行医官负责防疫和健康。 清朝刊行的《海录》记载“凡有海艘回国,及各国船到本国,必先遣人查看有无出痘疮者,若有则不许入口,须待痘疮平愈,方得进港内。” 这说明中国医生当时已经认识到天花的急性感染患者为传染病源,并且建立了完整的天花检疫系统。 普及知识 普及疾病知识加强医学教育是预防瘟疫的重要环节,各朝各代都十分重视。两千多年前成书的《黄帝内经素问》以对话的形式讲述了很多预防疾病的常识和方法。唐朝的太医院相当于国立医院,设有医学、针灸、按摩等学科,另外还有地方的医学教育机构培养医生和防疫人员。当时还把瘟疫的预防知识和简单的药方刻录在石板上,放置于病坊、村坊和路边,以示民众,供紧急情况时使用。 此外在古代社会疫情发展到严重影响人们生产生活时,政府除了在送医、送药的基础上还采取如对死伤损失重大的家庭给予特殊的补助,对百姓减免赋税,减轻徭役,发放赈灾的救济粮款等举措以减轻民众负担。 如上所述,古代人类也是多种方法结合来抗击疫情。即使在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预防现代瘟疫使用的方法仍有沿用,但随着文明发展与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大幅下降。 我们相信,我们祝愿,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结束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这不仅是一场灾难,更是一记警钟。我们不要回避痛苦,不要放弃思考,否则就会像 黑格尔说的那样。 “人类从历史中所得到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记取历史教训。” 参考 《病毒星球》[美]卡尔·齐默著 《增辅瘟疫论》 《梦溪笔谈》 《曾造成数亿人死亡的“天花”,为什么能被彻底消灭掉》历史大学堂 《古代瘟疫频发,国人用什么方法防治瘟疫?》古今智谋 《古代面对瘟疫怎么 办》岐黄堂中医 《古人应对公共疫情有哪些招数》,来源:北京晚报,2013.4.14 注明:所有观点资料,图片均来自网络。 |